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  > 正文
“三重礼·惠幸福” 郑州市职工普惠服务项目启动 世界热闻
来源:正观新闻  时间:2023-07-03 19:30:59
字号:

“三重礼”暖心开启普惠服务,“惠幸福”助力职工关爱同行。7月3日下午,郑州市总工会“三重礼·惠幸福”职工普惠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市职工之家举行。该活动为市总工会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省总工会工作部署,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新实践、新举措。

今年以来,市总工会整合内外资源,投入专项资金,精心筹备推出了“惠工保”“惠工游”“惠至心灵”三个职工普惠服务创新项目,为全市广大职工献上干货满满的“惠幸福”大礼包。这三个职工普惠服务项目,是市总工会重点实施“五大行动”、突出办好“十件实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聚焦保障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体现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形成“工会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助力、职工受益”的职工普惠服务新模式。


(资料图)

一重礼:

“惠工保”郑州市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活动

目标任务:“惠工保”是由郑州市总工会主办、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郑州办事处承办的一项公益性、互助性和非盈利性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旨在不断织密职工健康防护网,减轻职工因医疗费用造成的经济负担,有力维护和保障职工健康权益。今年计划完成参保职工20万人。

主要内容:凡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参加所在单位工作,并已经参加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龄在18至60周岁的在职职工(含正式职工、合同制职工、聘用期超过一年的临时职工),均可参加本活动。此项活动将连续开展,每次参保活动周期为一年,从2023年7月1日起随参随保。参保费用标准为每人75元。

推进措施:市总工会对2023年参加“惠工保”的工会会员每人补贴参保费用30元,同时鼓励各级工会再行补贴。在参保职工住院后正常领取互助金的基础上,对参保年度周期内职工住院医疗费用自付部分累计总额1万元以上的职工,实行最高5000元二次帮扶救助。

二重礼:

“惠工游”郑州职工看郑州文旅活动

目标任务:创新打造“工会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助力、职工受益”的职工普惠服务新模式,按照“工作日参观为主导、双休日为衔接、全时空半价游为特色”的原则,引导职工游郑州、品郑州、爱郑州,感受郑州巨变,发现郑州之美,进一步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主要内容:工作日集中参观。市总工会围绕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规划25条体验专线,方便职工近距离感受“中国智造”创新实力,体验郑州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周末美丽乡村游。市总工会推荐4条乡村文旅专线。线路主要分布在新密、登封、巩义,包含多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市乡村旅游特色村,3A级景区村庄,倡导广大职工乘坐文旅专线班车或自驾参与活动。全时空半价游。市、县两级工会将陆续签约一批市内景区,活动期间,对全市持卡会员实行门票半价优惠。

推进措施:市总工会投入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活动开展,鼓励各级工会最大限度组织职工参与活动,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三重礼:

“惠至心灵”郑州市职工心理关爱行动

目标任务:打造以市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枢纽、区县级中心为支撑,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站为触角的“1+16+N”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网络,建设职工心理健康普惠服务圈,着力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培育职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主要内容:2023年底建成郑州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打造县区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示范点,推动基层工会建设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站。2026年底建成“1+16+N”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网络。2028年底全市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职工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整合利用社会心理服务优质资源,实现工会内外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开通0371-66660520职工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开通郑州经济广播“惠惠心理话广播热线栏目”,每天下午5点至6点,共同探讨职工心理健康话题,搭建“惠惠心理话”职工心灵护航融媒体服务平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推进措施:市总工会将对建设并验收合格的县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给予10万元资金奖补。对率先建设并验收合格的基层工会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给予2-5万元资金奖补。

根据部署,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加强职工普惠服务工作、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优良的作风、过硬的措施,切实把职工普惠服务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聚焦职工需求,准确把握职工普惠服务项目的实践导向,以重点实施的“五大行动”和突出办好的“十件实事”为载体,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要坚持上下联动,同向发力职工普惠服务项目落实见效,坚持职工为本,强化服务手段,广泛吸引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参加,积极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进职工普惠服务项目的落实见效,在惠民生、促和谐中彰显新作为。

正观新闻记者 董艳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