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总书记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防沙治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人类和荒漠化博弈的一个过程,只有坚定不移推动“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转变,才能筑牢坚实的“绿色屏障”。
勇担使命,增强防沙治沙紧迫感。防沙治沙既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害,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构成挑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校准工作方位,充分认识防沙治沙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防沙治沙的责任扛在肩上,任务落到实处,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力求实效,持续推动增绿又增收、治沙又治穷。
不畏艰辛,打好防沙治沙攻坚战。40余年来,经过“三北”工程建设的攻坚,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2020年的13.84%,取得了巨大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防沙治沙涉及范围广、技术难度大、问题困难多,需要集中力量和资源打好攻坚战。要找准主攻方向,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在传统治理手段、科学技术创新、智慧智能运用上下功夫,加快探索综合治理新技术、新模式,不断破解治理和保护“老大难”问题,确保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成为大成。
久久为功,推动防沙治沙长效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05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到2707.65万亩,建立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41个、国家沙漠公园99个,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良好变化。但防沙治沙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一棒接着一棒跑、一锤接着一锤敲。要树牢“一盘棋”的思维,加强对防沙治沙资金、政策和平台上的支持,引导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要保持战略定力,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保护和治理,抓好“大治理”“大保护”,走稳走实绿色发展之路。
防沙治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用心用情用劲书写好治理和保护“两篇文章”,才能不断铺展美丽中国的新画卷。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