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  > 正文
每日动态!为了每一个“你”!南京市发布国内首个特殊需要学生课程“评估工具”
来源:扬眼  时间:2023-05-22 21:11:34
字号:

5月22日,《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课程评估工具》(以下简称《评估工具》)发布暨“精准评估 赋能融合教育内涵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行。此次发布的《评估工具》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

国内首个“评估工具”

历时6年研制而成


(资料图片)

据悉,《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课程评估工具》(1—6年级)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分为课程评估手册和课程评估材料两部分,适用于普通小学中随班就读学生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解决他们“吃不下”“吃不饱”和“不适应”的问题。

会上发布了12册新书。据介绍,这套评估工具是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通力合作,选拔南京市普校、特校学科骨干教师组建研究团队,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辉教授的全程指导下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个别化教育理念,历时6年研制而成。这也是在全国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回应随班就读学校亟待解决的课程与教学调整问题而做的行动探索,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从经验走向科学

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戴兴海在致辞中表示,“这项成果具有三个方面的标本意义:一是首次依据普通学校国家课程标准,参照现行教材,以学生为本,系统研制的适合融合教育中特需孩子的课程评估工具,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二是这项成果某种意义上表征着融合教育课程评价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实践标志;三是这是‘校地融合发展’在特殊教育事业的又一重要双赢成果,也是高校科研机构与一线合作双赢的成果。既实现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推动了教学实践的理论化和专业化,为地方融合教育实践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据介绍,《评估工具》这个项目是南京市教育局“十三五”特殊教育重点改革项目。“一方面,她是一朵生机盎然的‘专业之花’。王辉教授和宋修玲老师领衔的项目团队,坚持开展普特联合教研,组织成立种子教师工作坊,研制评估工具,在全市普通学校开展‘研学做一体’的研训活动,推广基于教育评估的‘五步三环’课程与教学调整模式,二十多位骨干教师在六年多时间里,经历了几百次的研讨修订才‘打磨’出了这套完整的评估工具。另一方面,她也是一颗团结奋斗的‘合作之果’。从“十二五”之初,南京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有幸“结缘”南京特师院,双方在政策设计、项目研究、区域视导、师资培训等重点领域,特殊教育的‘南南合作’走向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自觉。”戴兴海欣喜地表示,这一成果,确实来之不易。

先评估再私人定制

“南京经验”在多个省份推广

南京市育智学校校长、《评估工具》编写团队成员王淑琴表示,通过这套课程评估工具的使用,可以帮助普通学校老师精准了解特殊需要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学习的具体情况,找到学习起点,依据评估结果可以科学制定适切的学习目标和系统的教学计划,开展有效教学和精准评价,促进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发展,切实保障特殊需要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益;课程评估工具的使用也是融合教育内涵发展从经验走向科学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全面提升融合教育质量。

“在课堂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上课自己忙自己的,甚至出现、一些不适合的一些行为扰乱课堂,那么老师会说‘我给了他教学任务,他自己不完成,或者说他做完了,他又去忙别的东西’,会出现这样的一些解释。”南京市浦口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评估工具》编写团队成员芮代琴表示,其实是老师并不太了解学生,如果这个孩子学习能力超强,那么你给予他的这种任务太低了,让他感觉到吃不饱;如果说这个孩子能力特别弱,你依然提供这个任务活动给他,那他就显得难了,就吃不下;有些孩子会有一些其他的情绪行为问题,对于老师安排的活动内容他是不适应的。“通过这个工具评估以后,我们很容易就能了解到孩子的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在哪个起点上以及接下来的学习生长点在哪里。在评估过程当中,我们也能发现孩子的学习优势、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是以听觉学习为主的,有的孩子是以视觉学习为主的,通过评估了解了以后,你就能找到适合孩子的一种学习方法。”

据悉, 从2021年开始,这一评估工具在南京市十二个区融合教育实验学校逐步应用,并成为江苏省融合教育教师上岗培训必修课程。目前在江苏、广东、湖南、北京、浙江、内蒙古、甘肃等全国的多个省份得到推广应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王菲

标签: